.发现:那么你能直接说出两端都不种的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吗?有的同学可能还不知道,我们再来看一看(课件Р9)Р从上面设计可以看出,教师总拉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感觉学生放不开手脚,学得很吃力,也很枯燥。Р案例二:从学生那里得到有三种植树方案(图示展示)。然后我们先重点来研究两端都种的这种情况,通过验证得到基本公式。再进行验证,通过学生自己画不同的线段图验证,还通过老师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验证,学得非常扎实。然后由两端都种的这种情况引出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通过相会比较、总结,得出后两种情况的树棵数的算法。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好了这些内容。Р三、合理评价,善于鼓励。Р语言是有温度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我们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的评价,并且要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我们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性的语言,使它不要损伤我们孩子的进取、自尊。如果孩子的答案不完整,我们可以耐心地说:“也许有的同学还有新的见解,你想不想听一听?”如果我们在讲课时本来是想设置一个问题,让大家有思考的机会,而有的同学却冷不丁地突然冒出一句,我们可以开玩笑似地遗憾地说:“反应真快,如果能给其他同学一次机会就好了。”这样的评价既使学生容易接受,也可受到激励与鼓舞,还能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得开心。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Р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真正灵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