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古埃及美学在作品中的表现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想象的方式。在这种方式的影响下,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密关系,物我不分,人们以自然观照自我,观照生命存在方式,形成“以己度物”的认识方式。Р 三、静穆的象征Р “东方原始的灵魂观对审美思维的影响,在于强有力地促进了初民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种以想象和象征为特征的形象思维,被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柯称为‘诗性的思维’。”[5]象征性思维即是其中的代表,这种思维方式的对象是一种具体可感的某一事物,指向的含义则是深层的思想观念,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这种联系一旦得到公认和认可,这种象征含义也就有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Р 这样的象征物不胜枚举,它们共同凝聚构成了古埃及美学中的“静穆”的美学范畴。邱紫华在《东方美学史》中从古埃及的审美思想中概括提炼出这一范畴:“在古埃及语中,‘静’一词是表达最高理想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术语。这一范畴是古埃及人对永恒存在的东西的审美追求的体现。人生无常,世事变化,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流变之中,只有太阳、天空、山峰等是永恒不变的,而且它们都是无声的存在物。因此,埃及人把阳光、月亮、星辰、天空、山峰的Р‘光亮’、‘巨大’等形态之美同‘静穆’的感受结合在一起,认为静穆的就是永恒的,生命长存的。”[6] Р 参考文献: Р [1]郭黎:《古埃及艺术——观念与法则》[J],阿拉伯世界,1988年02期。Р [2]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2页。Р [3]赵克仁:《古埃及动植物崇拜及其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1期。Р [4]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Р [5]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4页。Р [6]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9页。Р 作者简介:杜甚彦(1987—),河北石家庄人,扬州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