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楼房,每一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与心灵的净化。Р(2)创造宽松的班级环境,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除了常规教育之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班主任是关键人物;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班主任要爱心治班,真正关心每一位同学,真诚与他们交往;要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让学生们有相互交流的机会,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有得到认可的机会。Р(3)在日常生活与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各科老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因此,学科教学应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阵地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教材,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科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主要有:①通过学习心理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②通过人际关系指导,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等交往原则。③通过耐挫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解除烦恼。④通过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自我,在自身发展变化中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心。Р(4)开设专题知识讲座,加强心理引导。由学校派人或到校外聘请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交给他们缓解和消除不良心理的具体方法。Р农村小学的寄宿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人的和谐成就社会的和谐。寄宿制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备受重视,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对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把握和引导,才能使他们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Р总结:希望农村研究论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文能为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