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贸易顺差增长了27倍,对美贸易顺差增长了6倍。2009年,由于美、欧市场需求骤减,来自两地的贸易顺差合计为2518.5亿美元,较上年减少23.9%,是我国当年对外贸易顺差总额的1.28倍。但自2010年以来,我国对欧美顺差呈反弹趋势,2010年和2011年对两地顺差合计分别为3240.3亿美元和3471.7亿美元,分别是我国当年对外贸易顺差总额的1.77倍和2.24倍(见表3)。如果考虑香港地区转口因素,我国对欧美贸易顺差规模可能还要大得多。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客观上也为欧美频频对我国挥舞贸易保护大棒提供了口实。Р(3)、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尚未完成。近年来,我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2011年,我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5%,制造业农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长15%。随着周边国家工业化发展加快,部分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产业和产品订单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迹象。2012年前7个月,我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欧、日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1、1.4和2.7个百分点,流失份额主要被周边低成本国家挤占。在外需下滑的同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出口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Р(4)、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出口产品遭遇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经济体。据WTO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球21.3%的反倾销立案和24.2%的反倾销措施针对我国产品。2011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受贸易伙伴国6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59亿美元。其中遭受反倾销调查49起、反补贴调查9起,分别占全球反倾销立案总数的31.6%和反补贴立案总数的36%。随着我国出口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以及高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我国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所受的限制明显增多。如欧盟对我国无线通讯产品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