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无创呼吸机) - 副本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69 |  大小:115KB

文档介绍
管路相连。4)调整呼吸机参数。原则是由低到高、逐步调节。以BiPAP模式为例,初始参数为呼气压(EPAP)4cmH2O,吸气压(IPAP)8-12 cmH2O,在5-20分钟内逐步增加至合适的水平。适应性连接的要点是各步骤间紧密衔接,对患者予以充分的鼓励和指导。(四)通气效果判断适应性连接后,随着参数的上调,要注意观察是否达到预期的通气效果。如辅助呼吸肌动用(如胸锁乳突肌收缩、“三凹”征)是否减少或消失,辅助呼吸肌动用说明患者因PEEPi的影响在吸气时要产生更大的胸腔内负压,行NIPPV后由于EPAP的作用会减少患者吸气功耗,当辅助呼吸肌动用减少或消失时,一般认为EPAP达到合适的水平。还要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是否缓解,呼吸频率是否减慢,是否可见较明显的胸廓起伏、可闻及清晰的双肺呼吸音,及经皮氧饱和度(SpO2)和血气分析是否改善。根据以上指标综合判断通气效果,确定参数水平。(五)床旁监测完成适应性连接,呼吸机参数相对稳定后,医务人员仍需在患者床边观察20—40分钟。主要观察1)鼻/面罩与患者面部接触部位的漏气量,及时调整面罩及固定带。若漏气量过大,呼吸机就不能感知由患者自主呼吸动作所产生的管路内的压力、流量变化,从而造成人-机对抗,这是导致NIPPV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2)人-机协调性。观察胸廓运动是否与呼吸机送气相协调,以及患者呼吸动作是否与呼气装置呼气-吸气相漏气声音一致。3)观察通气效果。4)与患者交流,予以指导和鼓励。(五)与NIPPV操作有关的几个问题1)给氧量。无创呼吸机一般没有空气-氧气混合器,这时以保持SpO2≥90%为目标确定给氧量。3)温湿化器。因无创通气保留了患者上气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作用,故温湿化器并非一定需要。对气道分泌物多,痰液粘稠的患者仍应加用温湿化器。4)镇静剂。对躁动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可考虑用浅镇静剂,但对COPD患者原则上禁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