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观念的变化密切相连的。西汉时,经过“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力大大增强,“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于是,统治阶级的生活日益奢侈腐化,生前穷奢极欲,死后则实行厚葬,在丧葬制度方面也有明显的变化,战国和西汉早期的长方形木椁墓逐渐为仿生人宅院的洞室墓所替代,随葬品也多为日常生活用具及宅楼庭院等模型。”【4】玉衣就是在这种厚葬之风日甚的背景下出现的。Р汉代的统治者们一方面认为使用金缕玉衣是其身份地位的绝好体现,另一方面,他们使用金缕玉衣也是因为相信玉衣可保其尸身永久不腐。因此,他们为此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制作金缕玉衣,同时花费了大量时间将金缕玉衣制作成为一集技艺、金贵、身份与一身的传世佳作,殊不知,无论是金缕玉衣、银缕玉衣,抑或是铜缕玉衣,均未能使其永世不朽。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西汉末年赤眉军掘开汉陵,看到用玉衣殓葬的尸体“率皆如生”。这当然属于无根据的传说,墓葬中人,早已化为尘土。随着西汉的覆亡,东汉政局的不稳,直至后来东汉政权的灭亡,社会处于动荡和不安中,这种西汉以来的厚葬之风也随着王朝的覆灭也逐渐衰落。“三国时期曹王继位后,斥责使用玉衣是“愚俗所为也”,明令禁止使用‘珠濡玉匣’下葬。封建统治阶级以玉衣为葬服的制度,便至此结束。”【5】而这些被实行厚葬的墓穴,大部分在这兵荒马乱的时期被盗掘一空,仅有少数幸免于难,直至为后人所发现,才再度的向世人呈现出那个朝代玉器技艺水平之高超,封建统治者生活之骄奢。Р注释:Р【1】钟华邦,《趣谈玉衣》,《珠宝科技》,1995年 02期Р【2】齐吉祥,《金缕玉衣》,《历史教学》,1984年 09期Р【3】齐吉祥,《金缕玉衣》,《历史教学》,1984年 09期Р【4】古方,《玉衣之谜》,《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 03期Р【5】齐吉祥,《金缕玉衣》,《历史教学》,1984年 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