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依规维权、尊重程序、权利平等等法治思维和意识的养成和实践。Р(三) 重视学校法治文化建设, 健全学生法治素养的文化熏陶体系Р学校法治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对于学校活动所持有的以法治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具体包括学校制度法治因子、主体观念法治因子和主体行为法治因子。学生是学校依法治校的主体之一, 学校法治文化包含了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行为。换句话说, 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和提升本身就是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Р一方面, 学校通过构建内容合法规范、形式科学合理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 确立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为推动学生知法懂法、敬法用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崇尚法治等法治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础。另一方面, 学校积极营造校园法治文化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校园广播、校园报纸、校园宣传栏以及诸多新兴媒体、媒介等加大法治文化宣传力度, 打造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主体活动, 让学生在学校法治文化环境中体验法治精神、感悟法治价值和提升法治素养。Р参考文献Р[1]齐琳琳.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 2016 (Z2) :71-73. Р[2]李昌祖, 赵玉林.公民法治素养概念、评估指标体系及特点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3) :297-302. Р[3]姜明安.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辩证关系及运用规则[J].人民论坛, 2012 (14) :6-9. Р[4]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35. Р[5]陈金钊.诠释“法治方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2) :2-4. Р[6]张永和, 孟庆涛.法治信仰形成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 2013 (5)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