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选择出具有可能性的研究课题。Р一周时间Р成立课题组Р1、每个课题由一至二个小组来承担,对相同课题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同一组,每组8个人,小组成员民主推选一个组长。Р2、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规则或评价量规,(也可以教师制订模版,让学生自己制订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Р Р1、实施兴趣与异质相结合的分组策略,在学生兴趣组合小组的基础上,协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调配,保证各小组能有效开展研究,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的机会均等。Р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规则(或合作学习评价量规)Р形成小组实施方案Р1、各小组讨论研究方案、进度安排、任务分工等问题,完成研究计划书(附表1)。Р1、设计“研究计划书”模版,指导各小组填写。Р2、小组成员根据研究计划书分工合作进行相关课题的初步准备,包括查资料和收集实物材料等。Р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在形成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经验、策略等。Р Р2、注意了解并小结学生在合作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法(尤其注意总结小组合作经验与合作策略)。Р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Р、各小组根据研究课题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并通过提出猜想、测量、分析、验证猜想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Р2、各小组通过网络工具QQ、班级博客、班级论坛等进行及时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收获。Р3、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Р1、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环境,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协助。Р2、了解每个小组的研究进度和成果,对学生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协助学生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Р3、为研究结果的呈现提供模版和范例。Р Р10天时间Р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Р一: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Р 二: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Р 三:情感教学,调动了学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