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自身潜力。只有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有些同学性格孤僻、郁郁寡欢,足球、篮球拔河等集体项目,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可以逐渐改变。又如通过参加乒乓球、羽毛球、跳高等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一些同学改进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性格,对某些遇事不够冷静的同学,那就应该多参加下棋、慢跑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进。Р4、阳光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Р大课间活动是学生交流、娱乐、休息调节的一剂良方,是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经过一天的学习,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如身体上的疲劳、精神上的焦虑、恐慌以及学习生活中的挫折造成的抑郁寡欢,无精打采,甚至生活缺乏乐趣等。而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就可以使这些不良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得以弥补性平衡,大课间中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内容,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合理渲泄,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也让学生懂得“生命在于运动”,并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养成每天一小时活动的良好锻炼习惯,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能力。Р5、总结Р综上所述,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师应利用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合理安排体育活动从而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完全可以将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学生的健康水平必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对小学其它各科教育教学产生良好影响,给学校素质教育带来巨大的促进。Р参考文献Р[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Р[2] 《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Р[3] 《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Р[4] 《体育教学》 2002第5期Р[5] 《体育教学》 2003第1期Р[6] 《中国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