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层面,是通过诵、通过读,起智慧、培诗情、增能力。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我们突出师生互动,尝试让学生从模仿中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养成雅致传神地表情达意、描形摩神的习惯。如有些经典篇目讲究节奏、韵律,读来琅琅上口,易于孩子接受,我们就就此巧妙引导,引领学生尝试模仿和创新。在诵读小古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时,考虑到内容颇富童趣,语言明快活泼,教师先范读用动作渗透“汝”“吾”两字的意思,无需讲解,学生读中就能明白“汝”即你,“吾”即我。多种形式朗读后,引导学生拓展:“青草地,放风筝。吾前行,( )。”学生来接。再变:“操场上,跳大绳。汝前行,( )。”学生接。三变“( )上(或里、外、前等),跑(或打、唱、看等动词),( ),( )”,学生创造。在运用中,学生不知不觉习得了语言,领悟了节奏,学会了创造表达。Р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古诗诵读的过程中,还尝试了“唱—读—抄—画—赛”的形式。唱,即借用韵味相同的歌曲旋律,把古诗词带入其中,让学生伴着熟悉的旋律唱着新鲜的古诗词,在轻松愉悦中受到熏陶、感染。读,每天来到学校就诵读黑板一角“古诗乐园”里整理的古诗。每节课前2分钟,组织学生朗读或自由诵读。抄,中低年级学生摘抄名句,高年级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等。画,学生在背诵经典的基础上,把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所描绘的形象通过画展示出来。赛,即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经典诵读比赛。现代美文的诵读主要集中于优美的儿童诗,主要是开设诵读课,采用诵读加创编的形式,诵读时书声琅琅,创编时妙语迭出,经典诵读让学生演绎出别样的精彩。Р4.评价体系更趋完善Р诵读与评价是相辅相成的。仅有诵读,缺少评价,过程将会是肤浅的。所以,课题开始实施之后,我们随即就在诵读评价方面着手进行思考。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以“经典诵读评价卡”为主的过程性评价和“诵读之星、背诗大王”为辅的终极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