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来看,它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为谁服务,是“离农”还是“亲农”,“为农”。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培养方向的城市性、离农性。农村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活动、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根本解决不了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问题。国家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的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 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农村的城市化化,决定了农村人数要不断减少。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将有2.2亿-2.3亿人口转移城镇[7],意味着现有的农村适龄儿童将来面临大规模转向城镇,如何使农村人口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素质等方面适应城镇生活,并且在城镇安家乐业,是农村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 Р 农村教育就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因此农村教育应为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目前不少农村学校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把学校教育变成单纯的“升学教育”“离农教育”,而农村社会中又缺乏重农的风气。结果造成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错觉,“读书——升学——离开农村”。这种被扭曲的社会现象有悖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将实际行动转到与人和一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农村观,为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尤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劳动差别还很大,更需要加强这方面教育,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劳动去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伟大目标,是我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农村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