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文心雕龙》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7KB

文档介绍
稚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另外,有些作品的审美价值并非是一眼就能看出的,要想鉴赏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需要一定的鉴赏能力。二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趣味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不同人对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判断不同。“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如果人人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鉴赏作品,那么就难免会出现片面性和差异性。尽管知音难遇,但刘勰认为作家的情意还是能够通过文辞表现出来的。因此,对文学作品大致正确的鉴赏也是可以实现的。“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也就是说,作家在文章写作中的心境、情意是能够被读者感受和把握的,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读者的审美水平,即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如果鉴赏能力和水平足够,那么就会得到审美体验。《表明了当时的文人已经开始关注文学的鉴赏和文学的审美特性。这也是《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Р Р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刘勰将儒、玄、道、阴阳、佛家思想融入《文心雕龙》中,使《文心雕龙》的思想多元化。其中对文学审美意象的关注,对文学艺术想象的分析,以及对文学审美鉴赏领域的开拓是其标志性的美学价值,“神思”、“知音”等美学范畴的提出不仅具有时代特色,而且对后世美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直至今日,《文心雕龙》的美学意义仍然具有研究价值。Р 参考文献: Р [1]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2 Р [2][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著.文心雕龙释注Р[M].山东:齐鲁出版社,1980. Р [3](南北朝)刘勰,著.文心雕龙[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Р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Р [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