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促进个性化学习。Р(5)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相结合。Р以上四项均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价。Р说明:优秀为100分—90分,良好为90分—75分,合格为74分—60分,不合格为60分以下。Р2.终结性评价(60%权重)Р(1)单项测试:计算、几何与图形、解决问题和实践活动。均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价。等级分值参照形成性评价。Р(2)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等级制)Р根据形成性评价及综合性评价结果,综合评定学生本学期数学课程学习结果。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多样,采用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教师结合数学学习档案及检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分析,客观地给学生一个评价,并指出数学学习的进步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Р【审议意见】Р1.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与评价四个项目以大纲的形式呈现,结构完整、合理,条目清晰。Р2.课程目标紧紧围绕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标准,从三维目标进行划分,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与落实,具有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性,叙写规范,清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活动有很强的指导作用。Р3.课程内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第一学段标准和一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课时划分打破了原来按照教材的课时安排的僵硬格局,从大的单元模块出发,根据不同的课型合理的划分课时,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Р4.课程实施关注学生,通过“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切实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发展。Р5.课程评价多元,凸显评价的诊断、反馈、矫正和激励功能,评价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体现了课程标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者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