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6KB

文档介绍
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尽量减少地区差异,逐步提高统筹层次,解决制度“碎片化”问题,并实现不同医保制度之间的整合,逐步缩小各统筹地区间的医保保障水平差距。Р 3.2 加强医疗保险异地转移信息化管理Р 创建全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网络平台,是解决医疗保险异地转移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必须出台相应的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标准,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数据库,加快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系统,使各个地区的医疗信息能够更加清晰顺畅。同时,经办流程也要不?嗤晟平∪?。可拟定试点地区,在实践当中,使异地就医的结算、审核、拨付逐渐与本地就医的工作流程一致,在实践中找到缺陷并及时完善,确保异地就医的顺利实施。Р Р 3.3 完善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和异地协查制度Р 一是从国家层面建立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制度和身份核查制度,建立全国异地就医备案数据库;二是建立医保协查制度,明确各地经办机构对异地参保人员就医行为的监管职责和协查义务,赋予医保经办机构向有关部门和单位调查和索取其参保人员报销医药费相关患病经历、就医报销凭证及要求其出据相关证明材料的权限。Р 3.4 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Р 去年12月底,人社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建设的通知》,要求2017年上半年,实现所有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2017年底前,实现所有统筹区全面对接,支持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住院费用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据了解,目前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初步实行参保地待遇、就医地目录、就医地管理的原则。参保地待遇,即医保患者异地就医,其报销比例按参保地的结算标准来结算,这个标准包括起付线、封顶线,以及分段支付比例等等,但执行就医地的三大目录。Р 相信随着跨省异地就医工作的逐步推进,参保人异地就医跑腿垫资问题能够得到根本解决,参保人将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