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它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能够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建筑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具体表现,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强调建筑市场之间的合同关系及监督制约与协调的机制,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4)合同管理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各方都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市场主体出现。各方在获得自己权利的同时,都要向对方承担义务,这些权利、义务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实现都是靠合同规定和保障,建设各方是由合同连在一起的,它们的一切行为均应以合同为准则。实行合同管理制,就必须建立、健全合同法规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强化合同意识,保证依法订立和全面履行合同,这是市场经济下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2.1.4我国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制(1)建设项目质量的特点[1]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需要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从狭义上讲,建设项目质量通常是指工程产品质量,而从广上讲,则应包括建设项目的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建设项目质量具有如下的特点:1)主体的复杂性工程产品质量一般由勘测设计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材料供应商、咨询单位甚至政府部门来完成,故质量形成较为复杂。2)影响质量的因素多项目决策、设计、材料、方法、机械、水文、地质、气象、管理制度等都会影响到建设项目质量。3)容易产生第二类错误判断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隐蔽工程多,取样数量受到各种因素、条件的限制,要比工业产品的样本容量小得多,故容易将不合格品判为合格品,这种错误判断的概率是工业产品的2倍左右,这对工程安全是不利的。4)容易产生质量波动因工程产品的生产没有固定的流水线和自动线,没有稳定的生产环境,没有相同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因此容易产生质量波动。5)质量检验时不能解体、拆卸工程建成后,不可能像有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开来检验内在的质量,即使发现质量问题,也不可能实行“包换”、“包退”等。尽管有些质量问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