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英语传习所”;1856年在筑地设“讲武所”;1855年在长崎设“海军传习所”;1857年在筑地的讲武所内设“军舰操练所”等。Р 随着西方学术的传播、发展,学校学科的扩大也成为一种趋势,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蕃书调所”原先只是以荷兰书的讲读为中心,以句读、会读、轮讲、解释等传统做法为手段进行教学,从Р1860至1862年,逐步开设了英学、法学、德学、化学、机械、美术、数学等学科,1864年又增加了俄罗斯学、地理、物产、天文科。以后又有活字印刷、兵学、历史、法律、经济、哲学等科的开设。并吸收当时一流的“洋学家”任教,开始采用西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允许两三门课程同时学习,逐渐前进。结果,蕃书调所成为江户时代规模最大的洋学教育机构。Р 2.各藩将引进西方学术作为藩政改革的一部分予以重视。一些藩在建立西式教育机构上走在了幕府的前面。他们或招聘洋学学者人藩研究或讲学,或向藩外以及海外派出学生游学或留学,或在原有的藩校内增设西方的学科或部门,或者独立设置西方学术的研究机关和学校等等。Р Р 五、结语Р Р 江户时代武士教育因其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上述特点,对明治及以后时期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日本近代的武士道是融合了江户时代的武士道与西方近代的国家主义观念而形成的以“忠君爱国”为核心的新道德;明治政府对教育的强力干预和集中统治可以在江户时代对昌平坂学问所的改造中得见端倪;蕃书调进入明治时代后称开成学校,Р1868年昌平坂学问所改名昌平学校,二者是为东京大学的前身,由此看来,日本近代第一所大学一东京大学与武士教育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江户时代武士教育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点莫过于它造就了幕藩体制的掘墓人,培养了进入明治以后开拓日本近代历史进程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力量。Р (责任编辑:李文英) 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