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通常会用三六、九等数字来虚指多,而不表示具体的数,如“森”字甲骨文写作“”,要表示出郁郁葱葱的森林,不用写很多个木堆砌出来,只需要三个木叠加在一起表示众多的树木构成森林,而“霍”甲骨文写作“”,指很多鸟在雨中飞的声音,不用具体画出很多只鸟,也用三个“隹”字虚指很多鸟。Р 古文字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的传承和象征,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更像一幅图画,一个生动的故事,除了通过分析古文字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特征,同样,我们还可以分析出古代的生产关系、社会建制和生活方式。比如,生产关系方面,男()由田字和力组成,表示一个男性在田里劳动,这不仅反映出古代已经创造出农作用具,还反映出古代社会结构中,男子从事种田和打猎等体力劳动,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典型的农耕经济的反映。从社会建制方面来说,“邑”(甲骨文写作),包含了邑为人所居,国家就是人居住的地方,而有人有土地就能构成一个国家,也表现了人口和土地在古代国家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在生活方式方面,Р“家”字在甲骨文中写为“”,这一形象的出现,说明古人已从地下穴居改为在地上居住,屋脊的创造也体现了古人建筑学的艺术和智慧。而下部的猪,是先民最早驯育的动物,为六畜之首,这一汉字就表示农耕生活和家畜饲养当时已经形成,猪成为家庭重要的财产,在原始家庭的农副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再如“罗”字(写作)象撒网以捕鸟之形;“买”字(写作),表示撒网捕捞贝壳,这两个古文字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在商周或许更早的时期,“网”()已经成为了十分常用的捕猎工具。Р 四、总结Р 我们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 可以看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归纳概括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发展,不仅反映出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也反映出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Р 作者简介:康宇萌(1995?C),女,东乡族,甘肃张掖人,本科,山东大学,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