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的同属类药物,作用机理和临床治疗适应症与VP-16相似[16],是继VP-16后的合成抗肿瘤药物。治疗效果优于VP-16,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主要是适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Р 吡喃阿霉素,结构式见下图,1979年半合成的蒽环类抗癌药,结构式与阿霉素相似,羟基上的氢被1,5-环氧戊烷代替,使该药的活性增强,用于白血病等多种癌症。本品对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头颈癌、尿路上皮癌、乳腺癌、Р 卵巢瘤、子宫癌、胃癌等有卓越的疗效。其疗效、毒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优于阿霉 6Р 素,心脏毒性仅为阿霉素的1/7,只有3.8%的病例出现心电图异常。此外,骨髓抑制作用、脱发、胃肠道反应等亦比阿霉素轻得多。Р 吡喃阿霉素Р 第五阶段:80年代到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新结构的药物,包括了有机型药物和无机型药物,同时也出现了生物制剂药物。Р 白消安,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已有30年历史,口服方便,副作用小,适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缓解治疗,虽然其不能治愈该症,但能非常有效地减轻粒细胞的总负荷,缓解症状及改善患者状态,白消安在存活时间,维持血红蛋白水平方面,优于对脾区的放射治疗,并能有效地控制脾的大小,一旦发生急性病变,白消安治疗不但无效,反而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及血小板减少[17]。白消安服用方便,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控制较为满意,能够稍微延长生存期,但白消安有致白血病的变异作用,所以目前仅被推荐用于不考虑其变异过程,不准备作根治的老年患者。Р 多柔比星(去甲基柔红霉素),结构式见下图,本品属蒽环类抗生素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18],化学结构与柔红霉素相似,其不同处仅是在侧链14位碳原子上一个H为羟基取代;因此可以由柔红霉素化学转化治得。水溶性、脂溶性均较好。其药理活性强,直接与DNA结合,使双螺旋链分开,改变了DNA模板性质,阻止干扰DNA聚合酶和依赖型RNA聚合酶。同时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