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班主任培训讲座稿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  |  页数:23 |  大小:114KB

文档介绍
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讲台前一站,几十双眼睛便紧紧盯住了你。这一点很像舞台上的聚光灯,班主任教师是讲台的主角,学生不仅仅在看你,而且在品评你,不仅仅在品评,而且在品评之后,学生对你或认可或反感,班主任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无论是举手投足,还是一颦一笑;无论是发型装饰,还是衣着打扮,均在学生目光“射程”之内。由于班主任教师的这一职业特点,班主任必须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的教育性。有些班主任在这方面不太注意,上课时,有时手挖鼻孔,有时伸手挠痒,有的斜靠讲台……这些不良的体态语言,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会降低教学教育效果。班主任教师应注意自己体态语言的教育性、示范性。Р一般人的体态语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例如见了熟人,面部会很习惯地、随意地露出笑容;见了自己讨厌的人,会转过身,或不自觉地把笑容收起;与人交谈打手势也很随便,这些体态语一般没有经过设计,是自然而然的,随意的。班主任教师则不然,班主任在教学中始终处于学生的视线之内,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收入学生的眼底,给教学教育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对自己的体态语应该加以控制。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指定某学校的两位能力相当的青年教师甲乙二人,同时给每人一份同样的文章,要求两人熟记成诵。然后,单独通知甲两天后演讲,而没有通知乙。两天后,甲乙二人分别给师范大学的学生讲演。虽然两人都准备好文章内容,但因为甲事先作了准备,设计了体态语,而乙没有做这项准备,因此两人的讲演效果大不一样。甲讲演时体态调控从容,和谐自然,获得了成功。而乙演讲中,缺少手势,单调呆板,而且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体态语,如翻眼看天花板,引得学生发笑。最后统计结果:甲运用得体的手势共9次,消极体态语2次;乙出现消极体态语6次,积极体态语3次。这个实验说明,体态语在有所准备的条件下是可以控制的,有所控制的体态语会收到比较好的交际效果。班主任教师对自己的体态语应该给予有意控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