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这个委员会来草拟会议目的、研究策略以及进展的报告。这个部门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非正式的部门,他们努力去检验和更好地诠释学习材料,基于不相信学习材料是完美的信念,并且主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学习材料进行修正。在这样的背景下校本课程在英国出现了兴盛的局面,这种兴盛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增加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提高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实现改善教育质量的目的。 1981 年,政府将学校委员会解散、成立了学校考试委员会和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地方教育局,高等院校及广大教师也通过课程研究会和一些教育组织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部分教育局鼓励地方学校采取投标的方式,来争取校本课程开发的资金。一些地方教育局还制定了教师流动计划,委派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联系相关学校召开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会。校本课程发展迅速,进入高潮阶段。校本课程发展道路,已经逐渐成为英国促进教育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影响学校改革和权利重新分配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资源的发展使得课程选择的范围迅速增加,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在校学生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渴求,学生需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教师将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教师被普遍认为是是最能够了解学生不同需要的人,而在课堂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家长、社区成员,以及教育机构的行政人员在这方面都不及教师,因此教师的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了功能更多的自主和权力。国家重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开发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教师的学历受到重视,很多教师在这一时期都通过学习达到更高的学历水平。此外随着权力的下放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各种相关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各个因素共同作用,推动校本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1.2.2 校本课程开发兴盛阶段表现出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