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08KB

文档介绍
程的重要任务,就得组建专业团队和倡导团队协作精神,着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创建创新创业团队的重要意义。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学生意愿、现实条件和专业性质,把班级拆分为不同的专业小组、确定责任人。为了发挥组员的主观能动性,专业小组的规模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3-5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女生较多,为了实现专业小组中的男女比例适中,更好的推进纪录片拍摄方案的成果转换工作,要求每个团队中至少有一名男生;为了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拍摄任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现实条件,要求每个团队中至少拥有一台专业拍摄工具。在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互通交流、彼此碰撞,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及创作意识,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出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学生组建了“V影工作室”、“枫制作工作室”、“九宫格工作室”等十几个专业团队,并持续摄制影视作品和商业活动,真正实现从“作品”到“商品”再到“产品”的完美转型。课程教学改革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成败。“电视纪录片创作”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升纪录片实践教学的力度,为纪录片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进而为纪录片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持,这才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的最重要目的。【参考文献】[1]王玉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电视实践教学探索――以“纪录片理论与实验”课程教学为案例[J].科教文汇,2015(5)45.[2]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59.[3]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究,2002(11)18.[4]牛惠芳,王淑玉.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0(4)8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