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书中都有“品德与社会”一栏, 因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多由班主任兼课, 所以多为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等要求, 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作期末综合评判。这样的综合评价基本就是一个印象, 难以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在美国参访一所小学时,教室中张贴的规则(见图 2 )带给我诸多启示。规则简单明了, 指向明确。应该遵守什么规则, 违反规则会有怎样的惩戒,学生一目了然。长此以往,孩子的规则意识自然就建立起来了。同时,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约翰? 哈蒂发布的分析报告《影响学生成绩的 138 个因素》显示, 相比回家作业、班级规模、性别和学习动机等因素,“自评打分”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最大。受此启发, 我们的品德课堂能不能关注过程性评价?能不能使评价成为儿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能不能让儿童成为评价的主体?于是,简朴的评价仪式应运而生了: 发言,加1分( 无论课堂发言多少次, 都只加 1分, 建议尽量不要超过3次); 小组交流没有被老师提醒,加1分( 依据小组交流规范, 老师提醒内容: 交流声音被老师听见、多人同时交流、有同学未参与。发现以上情况, 老师会直接上前提醒); 小组代表汇报后,本组每位同学均加 1 分(小组代表并非各组推荐, 而是老师任意抽选:“请各组 3 号同学代表本组汇报。”以此, 督促并激励每位同学在小组交流时认真倾听,积极参与)。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 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而自我评价的发展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因此, 明确评价标准, 规范评价仪式, 依此让儿童给同伴及自己评分, 并用具体观察支持自己的结论, 在评分的同时, 品德核心素养得以润泽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悄然树立了。(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南京 210008 ) 责任编辑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