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知如何去传达的思想。有时候作家构思中的人物甚至会叛变, 这在有灵性的作家那里是个普遍现象。鲁迅不曾想到阿 Q会被杀头, 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违背作家的意愿去嫁人, 巴金笔下的淑贞出乎意料去投井, 以及安娜卡列尼娜卧轨自杀等等。关于这个问毕业设计题苏联作家薇拉· 潘诺娃有一句话说:“我的人物总是好像在做我没有规定他们要做的事情, 在诉说他们自己心里而不是我自己心里的思想感情。他们创造小说的情节和结构, 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进入小说, 好像没有敲门就闯进来似的,和我最出乎意料之外的人结婚。”[14] 直觉还可以打通创作困境。许多作家在写作中经常会遇到被卡住的情况,这实际上是创作中思维的一种阻塞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时通过思考,对思维整饬以后获得解决;有时通过某种偶然的触发, 通过艺术直觉, 弥合了思维的“短路”, 从而使作家的创作豁然开朗。巴金写《灭亡》中《杀头的盛典》一章时无法进行下去, 后来看到他所同情和崇敬的两位无政府主义者被处死, 这一直觉印象犹如一道闪电打开了他的思路,使他将作品一气呵成。在创作困境中, 思维的不断变化, 前后矛盾, 互相否定是最常见的现象。在《水浒传》的创作中,作者本人想写一群英雄的赞歌,但当故事慢慢进行下去的时候, 作家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矛盾, 那就是如何面对“招安”问题。其实作者一开始就已经陷入了困境, 那就是宋江这个人物的出现, 他身上寄托了作者本人的思想和立场, 但忠义却难两全。在这种写作困境中,作者一定会反复思考、反复琢磨,但做出最后决定还要靠作家的直觉。众英雄归附朝廷, 走上悲剧的结局, 是让读者不能接受的, 但凭着作家的直觉, 他们会这样做, 也会是这种结果, 接受“招安”是他们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一瞬间的决定其实也是有丰富的理性内容的, 这种直觉是作家怀着一颗忠义的思想在矛盾中突然的醒悟。这种现象在现代作家中也很常见, 比如叙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