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培养高一学生良好的解物理题习惯,提高解题能力.doc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法、图象法等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些学生基本能看懂听懂, 而让他独立去做题却做不出来, 造成“一看就会, 一听就懂, 一做就错”。学生在初中套用公式和规律解题的定向思维也限制了他们的解题思路,例如: 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10m/s , 5s 后速度大小变为 20m/s ,求物体的加速度?不少学生按定势思维认为物体仅作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得 a=2m/s2 ,而没能考虑到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另外情形,错因在思维不会变通上。学生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在于能自觉运用,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法,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解题过程, 大胆放手, 留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去动手解题, 让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思路, 再由同学评议和老师点评,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 培养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思维习惯,提升思维水平物理题常能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去解决,进行“一题多解”。要引导学生拓宽思路, 例如碰到力学题, 就能想到从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和能量角度去思考, 解决它就不难了。这样可使学生把知识系统化, 培养了发散思维。很多题目都是由基本题型变形过来的, 掌握了基本题型的解决方法与技巧就能“多题归一”。分析总结类似题的解法,以后遇此类题就能触类旁通了, 例如合外力恒定且与初速方向垂直的题目都可归为类平抛运动问题,在力学或电磁学中出现此类题目,都能用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解决。这样做可以探寻共性,寻找规律,培养收敛思维。把题目的条件或情景有针对性稍作些变化, 进行“一题多变”的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 质量为 m=5kg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当受到水平向右拉力 F=10N 时, 求物体的加速度。接着变化: 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600 角斜向右上方拉力 F=10N 作用, 求物体加速度又是多大? 这样能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又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好习惯。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