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弄清问题大意。知道“问什么”。“审问题”的第二步:精读问题,找出问题中限定的各项条件。知道“答什么”。“审问题”的第三步, 重读问题, 找出问题的答题要求。知道“怎么答”。材料型探究题的审材料的几种方法。①通过材料中的信息点,读材料反映的事件。②通过材料中的语言倾向,读材料提出的观点。③通过对比类比的方法, 读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注重答案规范性,全面提升学生答题能力。 1 、作答思路的规范性。论从史出、全面辩证的看待问题。 2 、作答书写的规范性。书写规范、格式明确、分点多层。以上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供大家探讨, 另外我们在教学中也遇到一些困惑, 现在提出来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一下 1. 如何把握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开放性试题在近几年中考试题的比重中逐年增加。诗词、漫画、歌曲、名言、史实等都有可能成为命题的切入点, 这样的出题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否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呢?这所以称之为开放性试题,无疑应当对教材知识作适当的变通和概括,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尤其是对创新性答案应给予鼓励和加分,但是,怎样变通?变通到什么程度, 观点的创新性如何评价?对教师来说, 很难有界定的尺度,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学生如此,教师也是如此, 所以就有了教师拿着题“不会讲”, 拿着试卷“不会阅”的尴尬。特别是一些注明“言之有理即可”的题目, 看似给了教师自主权, 实则难度更大。 2. 如何处理好政史合场的关系时间分配,由于历史题目在政治题目之后,所以很多学生反映做历史题目的时间不充足,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时间分配的问题呢?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以上,是我们在中考复习时的一点体会和教学中的困惑,希望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