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以农村合作社、专业大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 迫切需要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和引进, 迫切需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但是, 我市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现 10 象严重,推广体系残缺不全,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一是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待遇低、环境差、工作累, 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二是政府几次重大机构改革首先冲击了涉农部门, 使得农业推广部门有机构没人员, 有人员没场所, 难以承担农业推广任务; 三是大量在职人员流失, 转行行政的、自谋职业的等不一而足。因此, 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优秀青年农业技术人才,使他们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有前途。 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任重而道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过程中, 遇到的第一个较为普遍的难题就是规模小与效益低, 直接影响了“新农民”的加入, 就拿粮食产业来说, 不同地区的水质、土壤等条件不同, 面积一般要在 50亩— 70 亩以上, 其收入才有可能超过外出打工的收入, 人们才愿意留在农村从事这个职业。而在山地, 面积一般要在 100 亩— 120 亩以上。其次是缺乏资金、融资困难, 限制了农民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第三技术落后和人才缺乏是“新农民”面临的普遍困难和制约因素。此外, 农业风险大、收入不稳定、工作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等也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壮大。职业农民的产生, 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 依赖于土地流转、城乡关系、乡村建设、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 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 构建职业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