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每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4、对自变量控制得如何, 直接影响研究的成功与失败, 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 操作定义可以增进科学研究者之间的正确性;操作定义可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 2 )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5、在选定反应变量指标时要做到: 1 )规定好反应的操作定义, 2) 因变量应具备的特点:反应指标要具有有效性,要能真实地反映反应的情况、反应指标要具有客观性、指标要能够数量化、反应指标应能准确真实地度量反应的变化。 3 )反应指标的平衡。 6、被试变量是指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 被试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暂时的被试变量是指非持续性的被试机能状态:用指导语控制、主试者对被试者的态度,应予规范化、双育实验法、控制被试者的个体差异、实验组和控制组法。 7、对环境变量及部分被试变量等的控制方法:操作控制的方法、设计控制的方法、统计控制的方法。 8、如何才能达到比较高级外在效度,要注意控制以下一些因素:克服实验的过分人工情景化、增加样本的代表性、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第九章 1、等级相关的适用条件: 1 )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 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2) 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不满足积差相关所要求的数据总体为正态分布条件,将这些数据较为等级变量后。可采用等级相关法。 2、积着相关所便用条件: 1 )积差相关又称积矩相关,当两种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表示这两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爱用积差相关;2) 使用条件, 两种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 两种变量的总体都是正态分布,必须是成对的数据,而且每对数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两种数据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样本容量 n≥ 30 , 则排除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