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固,学校、家长仍然推崇“分数至上”理念,教师角色转换举步维艰。因此,国家必须认清现状,从教育政策入手,从根本上引起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同时,要加强对社会群体的宣传教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得到大家心理上的认可。从而为教育改革,教师角色转变提供宽松、理解的大环境。 РР 2、改善教师薪资条件 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师作为一项职业同样有着自己的职业需求及职业预期。新课程改革不能一味的要求教师单方面无条件的转变自身角色职能。董泽芳研究认为,缓解教师角色冲突,要进行相应的社会改革,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15]教师也是身处物质社会的一员,有自己的生活需要,价值需要。因此,想要更好的推进改革,改善教师薪资条件,施行奖励制度等措施是必须放在考虑范围内的,合理范围内的“收买人心”是必要之举。 Р 3、弥补地区发展差异 Р “以点带面”的改革推行模式虽然更适合如今的社会现状,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局部偏远地区,漠视地区差异的存在。国家及社会应加大财政与人力的投入,尤其对于偏远落后地区,为其营造更好的物质环境及政策环境,由此改善区域教育物质现状,调动学校改革积极性,加强地区教师角色转换的信心 Р 参考文献: Р [1]黄妍,钟佑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J].教学研究,2004,(9). РР [2]李镇西著.我的教学笔记 李镇西30年课堂教学精华[M].桂林:漓江出版社 , 2012.5:20. Р [3]孙亚玲著.课程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141. Р 作者简介:罗伟,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邮编:239000。 Р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434。 Р1/view-14864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