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分离转换性障碍ppt课件

上传者:梦溪 |  格式:ppt  |  页数:33 |  大小:718KB

文档介绍
。二、熟悉: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三、了解:神经症与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关系。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法律责任。2.分离(转换)性障碍[dissociative(conversion)disorders]源于早期的歇斯底里(hysteria),由于歇斯底里在非医学界被广泛理解为无理行为的贬义词,故在中国译为癔症(hysteria)。在ICD-10中,癔症的概念已经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分离(转换)性障碍。3.分离(转换)性障碍概念是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分离,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转换,精神刺激引起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消退。4.共同特点是: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或身份,或出现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暴发。患者可以有遗忘、漫游、人格改变等表现,症状可具有发作性。起病前心理因素常很明显。5.疾病的发作常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压抑的情绪、获取别人的注意和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但患者本人可能否认。反复发作者,往往通过回忆和联想与既往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即可发病。在适当的环境下,或在催眠或精神分析治疗中,精神世界分离或“丢失”的部分可以恢复;有时可很快完全恢复。6.共同特点的核心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过去记忆、身份意识、躯体感觉与运动控制四个方面的正常整合。7.患病率:国外报告终身患病率女性3‰~6‰国内12个地区总3.55‰;农村5.0‰城市2.0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大多数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城市3.55‰农村8.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心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社会文化因素分离(转换)性障碍1.生活事件2.幼年创伤3.性格特征现代社会兴奋表现减少躯体表现多遗传?身体健康状况?9.发病机制(心理学假说)精神分析观点沟通理论观点知觉阻滞观点行为主义和社会文化观点10.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