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而不仅仅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是使用财政资金的主体,因而也是绩效评价的主体。②客体:是各项财政资金,即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及其他资金。即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财政资金,以及由此带动的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比如,一个项目、一个单位)。③方法、指标等问题。④评价结果:评价报告是评价结果的集中体现,在报告中,评价结果主要体现在评价等次和问题与建议两方面。评价等次有四种: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绩效评价的内涵1、经济性:最低的成本获得某一公共服务(产品);2、效率性:投入产出关系,单位产出成本-完成类似任务的比较;3、有效性:计划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或效果的程度。就是政府资金投入与支出效果的比较,它包括:①该不该办这事?(目标)②花多少钱办?(预算)③花钱是否值得?(评价)(二)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绩效评价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绩效评价,事前设定的目标和指标都没有意义,评价结果应用和问责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绩效评价的好坏关系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转。什么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关系到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转。预算执行有监控评价结果有反馈应用预算编制有目标执行结束有评价图1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战略目标资金结算1.绩效目标(预算)2.绩效拨款(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3.绩效评价(监督)旧制度1.绩效指标2.事业成本1、政府改革的内在要求绩效是在“政府再造”中产生的,与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后工业时代,政府行政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模式转变的背景有关。学术界概括为“三个再造、一项制度”。三个再造:政府职能再造、管理流程再造、财政再造。一项制度:指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并成为政府和财政管理的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