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从社会到教育)”、“教育的社会特性(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教育的社会功能(从教育到社会)”。今天有学者借韦伯的社会行为分类理论研究学校行为:目的理性行动——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量及理性计算来决定目的与手段的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是由于某些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或由对特定价值的信仰所决定的行动;情感行动——是通过当下的情感或情绪状态所决定的行动;传统行动——由行动者的习惯和管理的行为所决定之行动。前两种属于有意义的行动类型,后两种属于意义程度极低的行动类型。因此,合理性概念可以区分为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2、教育活动。一种教育行动需要以一定的活动形式、内容才能发生。高校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内容主要是知识传递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等。3、学校组织。学校中任何一种教育行动,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组织方式才能进行。因此,班级组织、学校组织、学术团队等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内容。4、教育制度。所有的学校组织,都是制度化的结果。教育制度的产生、公平与否(谁的制度)、改革的目的,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成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事实(社会事实—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个体事实—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当今在这两者的整合上表现明显)。(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之眼(吴康宁文2007《教育研究与实验》)1、学科之眼与学科视野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眼睛”,即所谓“学科之眼”。用不同的学科之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亦即所形成的“学科视野”——具有不可比性,无所谓哪个学科视野宽,哪个学科的视野窄。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的学科之眼是什么?政治学使用的是“权力”之眼,经济学使用的是“利润”之眼。前者看到的是权力的形成及运作等有关的一切现象或问题,后者看到的则是与利润的产生及分配等有关的一切现象。心理学使用的是“人格”之眼,它看到的是与人格差异相适应的人格尊严有关的一切事实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