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光源及一组镜头组成。使用时将内镜导入需要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根据诊断、治疗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胃镜、肠镜、支气管镜、喉镜、鼻内镜、膀胱镜、腹腔镜等。显然,内镜是直接与机体黏膜接触的医疗器械,因此其清洗消毒对于保障病患的健康和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按照卫生部出台的清洗消毒规范,一条内镜一天最多检查20个病人,但实际上很多医院将清洗消毒时间压缩,一上午就能检查20人。消毒时间不够的内镜可能传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结核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沙门菌、梅毒等,成为传染病的温床,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病患安全,防止院内感染发生是缓解和解决医患关系的重点;内镜清洗消毒不彻底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消毒液刺激性大,消毒人员饱受煎熬;消毒液杀菌速度慢,病患多、内镜少,作用时间不足;消毒液抑菌效果差,短时间内滋生病菌。概述对内镜的消毒已经成为保障患者健康和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医院感染在不断改变着自身特点,医院耐药菌株增多,菌种变异,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内镜的消毒灭菌难度增加。如何做好内镜及其附件消毒、灭菌工作,已经引起医院感染管理者及临床内镜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医院常用内镜消毒液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行业标准,提供的五种内镜消毒方法:2%强化戊二醛邻苯二甲醛(OPA)过氧乙酸二氧化氯酸性氧化电位水2%强化戊二醛杀菌机理:戊二醛属于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当与病菌接触时,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羟基、羧基和氨基等基团上,使其烷基化,使得菌体蛋白质的凝固,杀死病菌。2%强化戊二醛是国内目前较普遍使用的内镜消毒剂,属于消毒灭菌剂,其消毒历史悠久;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临床使用的戊二醛因在制备过程中混有部分低级醛,对人体皮肤、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尤其对呼吸道黏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可固化组织、影响肉芽组织再生;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