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上肢血管保护CKD4期、5期患者,如果前臂或上臂血管能建立AVF,则不要行上肢静脉穿刺、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或经外周静脉置入CVC等。1.3患者评估病史、物理检查(动脉系统、静脉系统)、辅助检查(CDU、血管造影)1.4心脏系统EF小于30%的情况下,暂不建议进行内瘘手术第3章动静脉内瘘2动静内瘘的选择和建立2.1AVF类型和位置的选择类型:首选AVF,其次AVG;位置: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远端后近端;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2.2上肢动静脉内瘘优先次序AVF:直接动静脉吻合、静脉转位、静脉移位AVG:前臂移植物内瘘(袢型优于直型)、上臂移植物内瘘当前臂血管耗竭时,可选择前臂AVG或上臂任意类型的血管通路。建议先行前臂AVG,有助于增加上臂静脉口径,提高后续建立上臂AVF成功率,并在建立上臂AVF或者使用长期导管前多提供1~3年的血液透析通路。上肢血管耗竭后可考虑选择躯干AVG、下肢AVF或AVG。2.3血管吻合方式AVF推荐静、动脉端侧吻合。第3章动静脉内瘘2.4术后注意事项术肢适当抬高可减轻肢体水肿;密切监测血管杂音、伤口有无渗血及肢端有无苍白、发凉等;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菌素及抗凝剂,但AVG术后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AVF术后7天应进行握球等肌肉锻炼。第3章动静脉内瘘3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机及穿刺方法3.1AVF成熟的定义及判断标准定义:内瘘透析时易于穿刺,穿刺时渗血风险最小,在整个透析过程中均能提供充足的血流,能满足每周3次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不足的定义为:透析时泵控实际血流量达不到200ml/min。判断标准:物理检查:吻合口震颤良好,无异常增强、减弱或消失;瘘体段静脉走形平直、表浅、易穿刺,粗细均匀,有足够可供穿刺的区域,瘘体血管壁弹性良好,可触及震颤,无搏动增强或减弱、消失。测定自然血流量超过500ml/min,内径大于5mm,距皮深度小于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