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超过10秒未动,请按F5键刷新本页面

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超过10秒未动,请按F5键刷新本页面

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超过10秒未动,请按F5键刷新本页面

文档介绍
。人们势必会呼唤更高雅的语言和更高雅的文化,而白话文是难以担当如此之重任的。古典语言也势必要回归,目前很多有知之士不正在积极倡导读经读史吗?白话文会成为一个障碍,而且就普及文化来说,白话文固然很得力,但是它所承载的文化与中国五千年的优良传统相比较是极为粗浅的。人们如果想更深一步的了解文化知识,却需要“翻译”,中国于是有了怪现象,外国名著需要翻译,中国的名著也需要翻译。三、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始于“五四”运动,延至 20世纪 40年代的中国现代翻译和自 50年代至今的中国当代翻译,分别经历了文化现代化转型和文化当代转型期,中国现当代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促成与众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的沟通和交流,启迪以新的感悟,智慧,视角,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推动力。现代小说如《狂人日记》《玩偶之家》,现代诗歌如《关不住了》,印度诗人的《飞鸟集》,现代话剧《茶花女》等,现代散文《出了象牙之塔》这些现代文学的兴起,是在与传统文学决裂的立场上进行的。如果没有翻译,没有通过翻译引入的丰富多彩的西方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将如何发展,是很难想象的。王哲甫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终描述说:“我国文坛正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居然有大批的欧美文学作品介绍输入,是我国彷徨无助的作家得以借鉴参考,真也是一件很值得纪念的事。”可以说翻译证实为我国新文学和新文化这条长河注入“新水”的重要渠道。参考文献: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九章《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张继文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9 年 015 期《试论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何慧敏东岳论丛 2008 年 025 期《试述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曹冬梅巢湖学院学报 2002 年 0515 期《试论中国现当代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李小川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 7 年 1228 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