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ppt  |  页数:20 |  大小:364KB

文档介绍
作为判断感染性质的辅助检测,也可以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联合应用,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1.PCT在人体内稳定性好,半衰期为20~24h,血清PCT浓度通常<0.10μg/L2.在动物实验中,注射内毒素2h后血清PCT即可被检测到,6h后显著上升,约12h达到高峰,2~3d下降至正常[2,3]。建议二:血清PCT>2.00μg/L时,高度怀疑全身细菌感染,尤其是G-菌感染,需考虑脓毒症并提示病情严重,提示临床医师及时将患儿收住PICU治疗,指导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1.病毒感染时,机体释放的干扰素γ将阻断PCT的产生。2.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G-菌)细胞外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建议三:血清PCT>0.50μg/L时,应当根据儿童不同器官系统的感染特征,结合临床表现,积极明确感染的存在,如CAP、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但血清PCT正常或<0.50μg/L时,不能作为排除诊断的标准。1.约50%的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0.50μg/L。2.脑膜炎球菌感染时,血清PCT>10.00μg/L常提示高病死率和高器官损害风险。3.对于细菌性心内膜炎患儿,血清PCT>0.50μg/L时提示预后不良4.泌尿系统感染患儿血清PCT界值可能在0.50和1.00μg/L之间建议四:血清PCT<0.05μg/L时多不支持细菌感染;但局部感染如纵隔炎、脓胸或脓肿也可能发生假阴性。总体而言,在区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时,血清PCT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预测值均优于其他炎症指标。但在PICU患儿中,可能存在多种因素所致的严重炎症反应,故不能单独依据血清PCT升高鉴别细菌感染或非细菌感染。1.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时,由于血清PCT的诱导受到抑制可升高不明显。2.非感染性疾病:通常血清PCT升高幅度较低或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