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规范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ppt  |  页数:21 |  大小:934KB

文档介绍
绀。二.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1.救治原则现场:急性失血及失血性休克所致死亡占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各类创伤早期死亡的30%~40%,及时有效的现场止血、休克预防和急救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因此,在各种创伤现场应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积极控制四肢、交界部位和躯干体表的活动性出血,处理原发创伤;现场急救时,应争取建立静脉及骨内输液通道,快速补充晶体液,防止休克的发生(推荐意见3,推荐级别:A级)。二.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后送途中及急诊科:后送途中及急诊科从受伤现场到急救处理机构后送途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建立静脉或骨内输液通道,对出血已控制的休克患者可采用常规复苏;对有活动性出血的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患者推荐采用允许性低压复苏,并尽可能早期给予器官功能保护措施,以延长黄金救治时间窗,为确定性治疗赢得时间。在急诊室,应快速检查迅速判定,是否还存在活动性出血和休克程度,尽快送手术室手术(推荐意见4,推荐级别:B级)。二.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手术室:手术过程中,活动性出血尚未完全控制前,建议液体复苏仍然采用允许性低压复苏,彻底止血后可采用常规复苏(推荐意见5,推荐级别:B级)。重症医学科:术后24h内应积极恢复患者内环境稳定,恢复患者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积极预防和处理致死三联征的发生(推荐意见6,推荐级别:A级)。二.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2.救治措施(1)高效止血在现场和后送途中,应采用有效的方法,使用止血材料如止血带(如旋压止血带、橡皮止血带等)、止血绷带或止血敷料加压包扎等方式,积极控制四肢、交界部位和躯干体表出血。有条件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内出血(推荐意见7,推荐级别:A级)。存在出血或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创伤后3h内尽早使用氨甲环酸,采用“1+1”方案,首剂1g,输注时间不能少于10min,然后追加1g,输注时间至少持续8h(推荐意见8,推荐级别:A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