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四章 第一讲唐五代时期的音乐(589—960年)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ppt  |  页数:25 |  大小:1953KB

文档介绍
的100多年间,国家强盛、民族和睦、经济繁荣、社会富裕,使唐王朝一度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稳定的朝代,同时为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空前提高,促使诗歌、音乐、绘画、书法、舞蹈、建筑等文化领域取得了全面突破。概述唐朝最高统治者对音乐的爱好与提倡,对音乐文化的发展起着引导以及某种支配性的作用,形成了举国朝野普遍喜爱音乐的社会风气;贵族文人不断地大席小宴,必以歌舞相佐,使得歌舞音乐的社会需求量无限的膨胀,歌舞伎人大量涌现;高质量的音乐机构对于培养高水平的宫廷燕乐表演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民间俗乐中的“曲子”和“变文”开始盛行,促进了歌唱艺术的发展和说唱艺术形式的兴起。总之,“宫廷音乐”和“民间俗乐”是唐代音乐的两大潮流。教学内容二宫廷音乐隋唐宫廷燕乐集中的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是以中国原有的音乐和汉魏以来陆续传入的西域各族音乐和外国音乐为基础的。燕乐,又称“宴乐”,讌乐即宴饮之乐,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强盛的隋唐帝国,需要有与之相称的宫廷音乐规模,因此,建立起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和坐部伎、立部伎。宫廷音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建立背景:隋唐结束了魏晋以来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通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音乐方面通过国内外各民族音乐的广泛交流融合,到开元天宝间出现了一个高度繁荣的局面。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来,西域音乐就开始不断流入中原,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西亚的生活习俗和音乐艺术成为中原地区的社会时尚,“灵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载乐骆驼俑西安西郊的唐鲜于庭诲墓出土载乐骆驼俑。骆驼昂首长鸣,驼峰上覆盖毛毯,上置驼架,架面呈一平台,平台上环坐四人持琵琶、筚篥等乐器,中间立一老者。唐代胡人乐舞俑六人端坐持乐器或击掌伴奏,二人舞蹈。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