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四章 唐代服饰的美学特征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0KB

文档介绍
百姓的喜爱,以至出现了“贵贱通服折上巾”②(《旧唐书》卷45,《舆服志》。)的时尚潮流。大业六年(610)后隋炀帝整理服饰制度,在常服中划分等级,对官员、胥吏、庶民、屠夫商人、士卒的服色做了规定。这次规定虽然简约,但却意味着将常服正式纳入律令格式体系,将“贵贱通用”的常服等级化。唐代隋兴,但是隋的常服律令及“贵贱通用”的时尚并未因之而废。上元元年(674)八月,唐高宗再次下诏完善服色等级,规定“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带十三镑,四品服深绯、金带十一错,五品服浅绯、金带十铐,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九侉,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输、石带、九铐,庶人服黄,铜铁带、七铐”③(《唐会要》卷3l)。但如前所述,“借服”“借色”服饰风尚的出现,就使得“贵贱无别”的现象成为一种服饰常态。崇尚便宜实用,以致贵贱无别的服饰时尚,在女性服装的流行上表现得也极为突出。和汉魏传统的六服之制,北周系统的十二等之服相比,唐代皇后、嫔妃、内外命妇的礼服要简约得多。以皇后的礼服为例,唐高祖时的皇后服只有三等,即袆衣、鞠衣、和钿钗礼衣,而且这些服饰,也只是在受册、助祭、朝会、亲蚕、宴客时用,其余皆服便服。据《旧唐书》卷45《舆服志》载,唐命妇们“既不在公庭,而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结果“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当时流行的“不依格令”,“贵贱无别”的妇女服饰主要由衫(襦)、裙、帔、半袖裙襦、帽、鞋组成,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衫、襦、裙、帔。关于女性服饰在此后章节有专述,此处暂略。其四,南简北实,互相仿效。唐代社会的主流服饰虽然具有等级性的共性,但是各地区的服饰,但互相之间又多少有些差异即个性。这些差异主要反映在南北差别上。南北方在服饰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南简北实,即南方人崇尚简约,轻薄,北方人崇尚实用,厚重。南北方的差异,形成了具有浪漫和现实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服饰美学风格。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