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废分封行郡县制,使百姓安乐,博得始皇欢心。儒家博士淳于越异之,曰:“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加上当时围绕要不要分封问题,儒、法展开的二次激烈的的争论(26、34年)都是法家胜,所以李斯认为当时“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而私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如果不加禁止,于国家的统一和政令的推行极端有害。他请求秦始皇下令“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同罪。”始皇纳之,颁挟书令,禁私学。坑儒事件始皇35年(前214年),儒士侯生、卢生指责秦始皇为人刚愎暴戾,狂妄自大,专意任用刑狱之吏,施行重刑杀戮政策,使百官不敢进谏。二人的抨击便秦始皇大怒,下令御史审问诸生。他们忍受不了刑罚,彼此互相告引,罗致罪名者460多人,“皆坑之咸阳”。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避禁。”(李斯)“如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李斯)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汉初文教政策黄老之术(二)汉武帝的文教政策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董仲舒站在儒家统治者的立场上,从《春秋》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于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姓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述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可从也。”(《汉书·董仲舒传》)2、兴太学以养士“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所本原也。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也。”(《汉书·董仲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