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培训 教材

上传者:梦&殇 |  格式:ppt  |  页数:70 |  大小:938KB

文档介绍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南山医院感染科吴创鸿邓启文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l低热:37.2-38℃l中等度热:38.1-39℃l高热:39.1-41℃l超高热:41℃以上发热的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致热源(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内源性致热源(IL-1、TNF、干扰素)→体温调定点→发热。发热的机制(2)非致热源性发热(过热)体温调节中枢的病变: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甲亢、癫痫持续状态。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衰。发热的病因分类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手术后组织损伤、溶血、恶性肿瘤坏死、内脏梗死、肢体坏死等。抗原-抗体反应:风湿性疾病、血清病、药物热等。内分泌代谢障碍(过热)。皮肤散热减少(过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过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过热):感染后低热、原发性低热等。对发热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的临床表现体温的上升与下降方式、热型。寒战。中毒症状。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倾向。关节痛。结膜充血。单纯疱疹。主要热型稽留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体温维持在39-40℃,见于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体温常在39℃以上,最低点未达正常。见于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败血症。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胸膜炎。二、如何对“发热”的病人作出诊断?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