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德育原理课件(精选)

上传者:upcfxx |  格式:ppt  |  页数:10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ral(道德的)ethical(伦理的)两个词,分别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都是“遵从习惯或习俗”,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广义的“思想教育”(ideological education)。Р2.近代德育概念Р近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规范的成分。?西方的道德教育走向独立。西方中世纪主要通过宗教实施道德教育,近代以来西方各国试图改变这种局面,用世俗化的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Р3.新中国成立后德育概念的演化Р(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A.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B.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15日),“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11月)?C.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Р(二)德育概念泛化之弊端Р1.理论上的错乱?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显然在指向、目的、内容、方式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各自有各自的规律。如果混淆这些区别,则会引发理论上的错乱,表现在:?(1)无所不包的对象等于取消了概念本身;?(2)在理论体系上存有严重缺陷;?(3)在理论上无法使人在同一个语境下对话。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