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市场化与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pt  |  页数:52 |  大小:209KB

文档介绍
放权让利”,也就是给予企业必要的经营自主权,以让经理人根据市场供需状况作经营决定,并且允许企业保留一部分经营利润,以激励管理层和员工努力工作。Р这样的改革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1978-1992年,国有经济部门的职工人数从6000万增加到8000万)。然而,国企的整体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面对来自非国有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和外资在华合资企业的激烈竞争,国企不仅在效率和竞争力上落后前者,大部分国企离开了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就无法存活。Р第二阶段(1992-200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邓小平1992年春南方谈话号召再次回归改革路线后,中共十四大正式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列为改革目标。改革的指导理论转变,开启了国企产权改革的新篇章。?“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Р尽管“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仍是官方的原则,多种形式的民营化和部分民营化受到鼓励,或在“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庇护下,至少得到默许。许多地方政府启动了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步伐。?1992年后,这一数字逐年降低到2004年的3000万人,仅相当于1978年时的一半。(中国统计年鉴,2005)Р第三阶段(2003-2012年)?2003年,国资委成立,国务院体改办并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之后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自那以后,除了国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成功上市外,改革失去了原来的势头。Р重点战略重组,国资委的目标变成了做大做强国企。?2003-2010年间,国资委将其管辖下的196家央企重组为120家,让国企在一些关键行业变得更加强势。Р(二)国企问题Р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1.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2.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