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18高考历史备考策略:材料题复习对策课件 (共58张PPT)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ppt  |  页数:58 |  大小:3603KB

文档介绍
(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8分)Р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Р【解析】?观察划横线的时间点,我们发现一个是中国古代晚期,一个是世界近代,我们初步有了思路,知道从哪里入手;其次我们再观察划波浪线的句子,就会发现个人与社会作用也是我们考虑的要素。在这个时候,我们把知识和材料结合,答案就可以得出了。Р【答案】?背景:宋应星: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牛顿: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社会对科研的推? 崇;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