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轮状病毒性肠炎 ppt课件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ppt  |  页数:52 |  大小:2828KB

文档介绍
3,324 万(36%) 5,904万(64%)?腹泻门诊病例 821.4万(24.7%) 893.5万(15.2%)?RV腹泻门诊病例 230万(28%) 277万(31%)?RV腹泻住院病例 36,600(38%) 478,200(39.8%)?RV腹泻死亡病例 5,881(16%) 32,524(7%)?城、乡RV腹泻发病率无显著差异.РRV腹泻发病率季节分布Р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在10-3月(秋季腹泻)Р发病率Р月份Р<5岁儿童RV腹泻年龄分布Р年龄(月) RV 阳性率累计RV阳性率? 0-2 25.3% 3.2%? 3-5 28.5% 11.6%? 6-8 42.4% 30.6%? 9-11 52.2% 52.6%? 12-17 52.8% 84.4%? 18-23 46.5% 94%? 24-35 33.4% 98.8%? 36-47 15.9% 99.7%? 48-59 7.4% 100%? 轮状病毒腹泻大多发生在6-23月龄的婴幼儿.? 99%儿童在3岁以前感染过轮状病毒.Р病毒作用机理及病理生理РRV 能否致病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机体免疫状态及生理特征.?入侵病毒量多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助于病毒侵入.?肠上皮刷状缘的乳糖酶(为轮状病毒受体)含量较多时,如婴儿,则容易感染RV.?随年龄增长,此酶量减少,易感性下降.?RV 通过两个途径引起腹泻:? ①RV直接损害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引发病理改变. ? ②RV的代谢产物破坏小肠内皮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腹泻.Р病毒作用机理及病理生理РRV侵入小肠,通过外壳蛋白Vp4(吸附蛋白)与绒毛上皮细胞上的乳糖酶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内.?在上皮细胞内增生并使其破坏、脱落.?绒毛上皮细胞破坏,乳糖酶减少,导致乳糖在肠腔内积聚造成小肠及结肠腔内高渗透压,使水分移入肠腔,导致腹泻和呕吐.?腹泻、呕吐严重,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