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14国际及国内胃肠道息肉的内镜治疗新进展

上传者:梦&殇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为常见。根据息肉大小:0.5cm以内为微型,0.5~2.0cm为小型,2.0~3.0cm为大型,3.0~5.0cm为特大型,不仅能反映息肉的良恶性的可能性,同时判断内镜切除的可能性及难度。胃肠道息肉的分型山田分类(以胃息肉为例):山田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分为四型,I型:呈丘状,隆起的起始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Ⅱ型: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始部有明确的境界;Ⅲ型:有亚,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Ⅳ型:有蒂,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胃肠道息肉的分型很高的恶变倾向恶变机会不高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肿瘤性息肉胃息肉非肿瘤性息肉胃肠道息肉的分型占胃息肉的10%-25%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男性比女性多见(2:1),好发于胃窦部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或蒂粗而短,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绒毛状)组织学分类(按WHO分型)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达10%-20%,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乳头状(绒毛状)管状绒毛状混合型腺瘤性息肉胃肠道息肉的分型●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2cm,4.6倍)●息肉数目越多,癌变率越高;●息肉的病理类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带蒂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低,而广基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高;●直肠息肉癌变率较高胃肠道腺瘤性息肉容易癌变,被认为是胃肠道癌前病变胃肠道息肉的分型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良性疾病,最初由Peutz年和Jegher两人分别在1921年和1949年分别报道而得名。黑斑息肉综合征本身并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常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便血或皮肤黑斑等原因来就诊,可根据其皮肤粘膜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息肉及家族史这三大临床特点而得到诊断。胃肠道息肉的简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