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手术病例讨论和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等工作。缩短管理半径,提高管理效率。科护士长协同护理部工作,主导本专科的服务发展和专科护理内涵建设。项目评价标准衡量要素(续)二、围绕价值文化,调整护理管理模式(续)7.创新护理管理体制和机制7.4建立激励护士服务临床一线、服务患者的工作机制。依据全院各临床护理岗位的专业内涵、技术难度、工作强度、风险程度和工作量,以及责权利统一的原则,统筹并合理划分全院临床护理岗位的级别、护士岗位层级及相应的绩效,确保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和高工作量的岗位获得高报酬,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促进护士合理流动。7.5根据《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护士(助产士)管理指导意见》(粤卫[2013]81号),建立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实现不同聘用方式间护士的同工同酬,缩小医护绩效工资剪刀差,合理提高护士的夜班劳务费。7.6建立对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的绩效考核制度。项目评价标准衡量要素三、改善评价体系,调整护理质量管理模式8.建立以患者安全为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8.1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建立护理质量管理责任体系。护理部主任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责任人,护士长全面负责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履行质量管理的职责。8.2建立医疗风险和患者安全工作机制。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要把问责制和非惩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患者安全文化。根据《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以失效模式分析(FMEA)评估医院及科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及发现的可能性、频率、严重程度,建立高危监测指标,有效开展信息交流。运用根本原因分析(RCA)方法对重大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8.3护理部与临床科室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责任制。护理部为全院建立安全质量目标,组织质量管理活动,定期评价分析临床护理质量,发布质量信息和数据,确定质量改进工作重点,评价改进效果。各科室有临床质量管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