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这些指标,考察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对此,他们所作出的解释是,可能由于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这样的阶段,即中央政府可用于公路、铁路、电站、通讯和能源等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领域的公共投资,持续地受到资源的约束。同时,中央政府诸如此类的基础设施项目可能比各省自己相应的项目更会促进各省的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刘志强(LinandLiu,2000)也对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利用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根据1970-1993年省级平行数据,认为财政分权有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他们运用边际分成率来衡量财政分权程度。边际分成率是指,由省一级政府从财政收入增加额中所提留的比例。这是他们的创新之处。他们还区分了财政分权之外的其他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分权提高了地方行政当局的可支配资源份额,从而增加他们的投资和支出,提高了地方政府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分权还可以通过减少对低生产率部门的投资和增加对高生产率部门的投资,从而影响到长期经济增长率。对比以上两种研究,导致结果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分权指标的选择。2.3财政分权理论的研究及评述西方则政分权理论对政府间分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政府间财政职能和财政工具的分配、政府维护市场的激励机制设计及联邦卞义的可持续性等问题都作了全而深入的探讨,特别是随着前计划体制国家的经济转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型,使财政分权理论日益受到关注,而且讨论的内容已不再局限于财政领域,而是更多地考虑了财政分权对其他的社会、经济问题的影响,如环境质量问题,福利改革,官僚腐败等等。由于财政分权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单纯地说绝对的分权或是绝对的集权体制都是不科学的,而是应当通过集中与分散、集权与分权格局的合理设定,使财政体制的运行做到和谐、有效,并在中央和地方各司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