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作用是一方面活跃市场,并在减排成本过高或者因其他原因而导致减排目标实现困难时, 通过买人减排单位实现减排目标;另一方面建立跨市场套利机制,将国内碳价格与国际接轨,进而可以稳定价格。后期的国际化处于国际碳市场之间标准化、定价权竞争的白热化阶段,因为在各国碳市场成熟后的全球化背景下开展一系列的联合、并购是一种必然趋势。当完成中国自身碳市场发展,进入成熟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后,中国的碳市场必然可以与国际各类碳市场一较高下。这一阶段的方法可以有选择性地与国际上其他成熟市场进行双向互认式对接,也可以通过国外直接投资,并购相关市场,进而实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活动、重构世界金融格局的梦想。[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编:《世界碳市场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年,第 325—400页。[2]索尼娅·拉巴特、罗德尼·R.怀特:《碳金融——解决气候变化的金融方法》,王震、王字等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年,第 165—178页。[3]杨志、郭兆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发展与中国的对策》, 《中国经济报告)2009年第 7期。[4]杨志、郭兆晖:《环境问题与当代经济可持续发展辨析》, 《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 1期。[5]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Il Climate Change(),Mitiga- tion of Climate Chang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PP.41—44. [6]John Woodley,“Reviewing the European Trade,”Public U- tilities Forthightly,nO.3,vo1.4.(Fed 2007),pp.22—25. 【责任编辑: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