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朱熹_中庸章句_及其儒学思想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Р 诚之为贵。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故必得是理,然后有是物。所得之理既尽,则是Р 物亦尽而无有矣。故人之心一有不实,则虽有所为亦如无有,而君子必以诚为贵也。Р 盖人之心能无不实,乃为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无不行矣。诚者非自成己而已Р 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Р 知,去声。诚虽所以成己,然既有以自成,则自然及物,而道亦行于彼矣。仁者体之Р 存,知者用之发,是皆吾性之固有,而无内外之殊。既得于己,则见于事者,以时措之,Р 而皆得其宜也。②Р 在这里朱子再次显示出他的理本论思想,他认为天下一切事物都是理所决定的,有理Р 而后有物的存在,事物的理尽了事物也就不复存在。朱子认为这里说的道指人伦规范,而Р 规范本于诚心,心诚而行则自然成道。Р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Р 以崇礼。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道,由也。温,犹温之Р 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Р 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Р 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析理则不使Р 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Р 此皆致知之属也。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Р 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③Р《中庸章句》中这一段的阐发在全书中与首章同其重要。德性就是人所禀受于天的理,也Р 就是性即理的性。尊德性就是敬持自己的道德本性。道,朱子解释为由,道问学就是通过Р ①《四书章句集注》,第 38 页。Р ②《四书章句集注》,第 39 页。Р ③《四书章句集注》,第 41 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