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儒家故事朱熹谈“格物致知”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功夫,只格一物、二物是得不到真知的。”朱熹说:“不错,但物总得一个个地格。杨龟山先生说:„学习开始于致知的愿望,完成于得知的成果,致知的手段是格物。天下的物,多得格不胜格,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遍格万物。因此他格物的时候,绝不能让心思随物流动到十万八千里之外;要随时内向反省,才能越来越明白心里的良知而做到万物皆备于我。Р弟子问:致知就是致良知,我懂了。但是天下有千万人,每个人有一个良知。若是人人格物致知,得到良知,这良知不太多了吗?会不会引起争论和混乱呢?”朱熹道:“千万人有千万心,千万心所不同的,是它们的欲望;至于被这些欲望包在里面的良知,人人都是一样的,就是个仁字。因为天地、日月、宇宙都只是一个,它的大道也只有一个,这个大道到人的心里,就是个仁。所以通过格物致知逐步除去蒙在心上的人欲,仁就是良知自然会显露出来。Р弟子听了朱熹的话,仍然有些不明白,见案头上有一方新砚台,就请先生以砚台为例,做一次格物致知的示范。朱熹笑着说:“好,就来格这个砚台。”他拿起砚台反转过来叫弟子看:只见磨得镜面一样平的砚台底上有一个大螺壳印子。弟子奇怪地问:“这样大的螺,一定是生活在海里的,怎么钻进石头里去了呢?”朱熹道:“这就是了。砚石是从山上采来的,说明这山千万年前曾经是海底。这螺儿活着的时候,钻在海底的泥土里;海底上升变成山,泥土干硬变成石头,这螺不就到石头里了吗?到此我们格物的功夫算是完成了,然后来致知:既然山、海那样看起来永恒的巨物,都可以互相变化;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变的?所以,РР《诗经》里说天命无常。这个无常的天命感动到人的内心,就使人常处忧患,兢兢业业,小心翼翼,认真对待周围的一切,这就悟出了个敬字,进入了良知仁的境界。弟子感谢说:“先生的意思,我理解了,要是人人都能像先生那样下功夫修养,天下还愁不太平吗?Р(出典:《宋元学案》、参考《宋史道学传》,摘自朱邦华著《儒家故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